2019年10月22日,由經濟學院承辦的2019年第12期經濟-金融兩院聯合學術午餐會順利進行。會議邀請了經濟學院馮雪艷博士為大家介紹最新研究成果。金融學院院長段軍山,副院長劉剛,經濟學院副院長徐忠愛、王方方等50余名老師共同參加,一起進行學術討論。會議由王方方副院長主持
馮雪艷博士本次報告的主題《宗教信仰對城鄉居民環保行為的影響》。馮老師從問題的提出、理論分析、實證研究以及機制分析等四個方面介紹了整篇論文,首先從國內外相關研究出發并結合我國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時代背景,提出如何充分挖掘宗教中生態保護思想的瑰寶,利用不斷發展的宗教活動推動居民尤其是廣大農村居民價值觀的改變, 進而提升其環保意識和環保行為的問題,其次從價值觀理論、新環境理論以及規范激活理論深入介紹了環境行為理論中影響公眾環境行為的因素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然后介紹了實證分析,以環保行為為被解釋變量,解釋變量包括宗教信仰,當樣本i有信仰宗教時其值為1,否則為0;控制變量主要包括性別、年齡、婚姻、民族、戶口、個人收入、教育水平、健康狀況等人口特征變量。為了檢驗基準回歸結果的穩健性,本文還采取了傾向得分匹配和分樣本估計方法。結果發現宗教信仰對城鄉居民環保行為有著顯著的正向影響,尤其是對女性樣本和農村樣本;把城鄉居民的環保行為進一步細分,發現宗教信仰對其公共領域環保行為的正向影響比較顯著,而對私人領域環保行為具有統計上并不顯著的負向影響。接著根據價值-信念-規范理論,檢驗了宗教信仰影響城鄉居民環保行為的作用機制--宗教信仰可以通過影響城鄉居民的價值觀、信念進而顯著提升其環保行為,但卻不能促使居民在日常個人規范中踐行環保行為。
報告期間,現場老師和馮博士就報告內容展開了深度交流,對機制分析、內生性的處理以及數據來源等做了充分討論,明確了學術研究的創新性。兩院老師們通過本次午餐會,了解了更多宗教方面的研究方向,并爭取在以后的研究中做出更多的跨領域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