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環境管制對霧霾污染的作用機制與治理效果——基于技能溢價視角的考察
報告人:周杰琦 博士
時間:5月25日(周二) 11:50-12:50
地點:北二245會議室
內容摘要: 在保護生態和促進就業的背景下,環境管制能否實現霧霾治理與勞動就業的雙重紅利,引發廣泛關注。在Copeland-Taylor模型的基礎上,將霧霾污染的動因分解為規模效應、結構效應、技術效應及管制效應,以勞動力市場普遍出現的技能溢價為切入點,構建“環境管制-技能溢價-霧霾污染”的邏輯框架,并運用中國省際面板數據對提出的假說進行驗證,最后探究在技能溢價調節下環境管制政策效應的非線性特征。研究發現:(1)環境管制不僅能通過經濟規模效應和產業結構效應緩解霧霾污染,還會通過與技能溢價的契合與動態匹配對霧霾污染產生多維影響。(2)盡管在樣本期間環境管制對霧霾污染的總效應不顯著,但隨著《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發布與實施,環境管制的治霾成效逐漸顯現。此外,隨著技能溢價的擴大,環境管制對霧霾產生了先加劇、后抑制的影響,意味著發揮環境管制與勞動力市場機制的協同效應能助力綠色就業與環境保護的雙贏。(3)為實現局部與短期利益,地方政府在治霾上不僅缺乏協同規制,還存在“搭便車”行為,由此全局霧霾治理效率有較大提升空間。本文從技能溢價這一新的角度揭示環境管制對霧霾的作用機理,對改善環境管制的污染治理效果、落實新發展理念具有啟示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