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最早可追溯到1985年成立的統計學系及1989年成立的經濟學系及國際經濟與貿易系,是廣東財經大學教學科研實力最雄厚的學院之一,在全國同類院系中具有較高地位與影響力。學院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建設有特色高水平經濟學院為目標,以經濟學基礎理論專業教學與學科建設為依托,以“立德樹人、服務需求、提高質量、追求卓越”為主線,積極探索“厚德、篤學、創新、致用”的人才培養模式,強化課程思政,形成了“創新創業、開放協同、服務發展、社會滿意”的辦學特色與“隊伍年輕化、資源多元化、成果高端化、保障體系化”的辦學優勢。
師資隊伍:學院現有教職工100人,專任教師82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27人,博士后合作導師4人,博士生導師4人,碩士生導師42人,具有海外工作學習經歷的教師35名;教師中國家教學名師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培養對象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對象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珠江學者2人、“閩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廣東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廣東特支計劃”青年文化人才1人,廣東省重大行政決策咨詢論證專家2人;學院還同時聘請了一批國內著名經濟學家、多名經濟實踐的成功人士為學院的客座教授和實踐指導老師,形成了一支具有較高教學科研水平的師資隊伍;近年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重點項目等各類課題120余項;在《中國社會科學》《經濟研究》《管理世界》等國內外期刊發表論文300多篇;多項研究報告得到國家領導的高度肯定性批示;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10余項。
專業設置:學院現有經濟學(含經濟學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實驗區)、國際經濟與貿易、國際商務(含“1+2+1”國際商務中美聯合培養項目和國際商務實驗區)、經濟統計學、數字經濟(2021年開始招生)5個本科專業,專業設置緊跟新技術和新產業發展趨勢以及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為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專業、廣東省省級名牌專業和特色專業;國際商務專業為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專業和廣東省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立項建設專業;經濟統計學為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專業和省級特色專業;經濟學專業為廣東省特色專業,并于2019年起開設經濟學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實驗區。國際貿易等多門課程為國家級或省級雙語教學及精品示范課程。
學科平臺:學院現有應用經濟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應用經濟學博士點,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統計學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和保險(MI)、國際商務、應用統計學3個專業學位授權點,其中應用經濟學和理論經濟學分別是省級優勢重點學科和特色重點學科,保險專業碩士2017年綜合得分進入全國七強,在華南地區排名第一。建有廣東省聯合培養研究生示范基地3個;省級創新團隊4個。學院現擁有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廣東財經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廣東省決策咨詢研究基地——開放型經濟創新研究中心;廣東省特色智庫兩個——廣東數字經濟研究院和廣東高質量發展研究院;建立了地區經濟運行仿真實驗室等6個科研機構。
人才培養:本科畢業生就業率高、就業質量高、社會滿意度高,每年均有優秀畢業生考取南京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同濟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名校的碩士研究生,還有一批學生申請到哥倫比亞大學、加州大學、北卡羅納州立大學、溫莎大學、倫敦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悉尼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國(境)外知名高校深造。學生在大學生“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全國數學建?!?、“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等各級各類比賽中,獲得省級以上各種比賽獎項近百項。獲得大學生創新訓練“國家級”項目立項及廣東大學生科技創新培育專項資金(攀登計劃專項資金)“省級”立項100多項。學院堅持國際化辦學思維,近五年每年選派8-10名教師到國際知名大學培訓訪學;每年承辦國際學術會議;創建了廣東財經大學—烏普薩拉大學—斯德哥爾摩經濟學院“中—歐經濟研究中心”;創辦了國際商務專業(中外聯合培養項目);與國(境)外10多所高等院校和教育機構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